美的凌薇汽车零部件三条产品线量产,格力钛金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创维汽车上市销售,海信家电子公司三电美国公司获得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电动压缩机项目五年供货订单...2021年是家电企业造车计划密集实施的一年,2022年是小有成就的一年继2003年家电企业倒闭之后,这是家电企业重新进入造车世界的最新尝试家电制造虽然与汽车零部件,整车生产有着相似的底层逻辑,但长期来看仍面临诸多挑战
20年前,家电企业造车的第一次经历
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迎来扩张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汽车产量从1998年的163万辆增加到2003年的444.39万辆同时,涌现出吉利,长城,比亚迪,奇瑞等一批自主汽车品牌
当时的美的,奥克斯,春兰等家电厂商局限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窄的现状,正在拓展多元化业务,目标是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此为契机,他们试图建立自己的汽车工厂
2003年,美的集团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20亿元改造云南客车厂和云南客车改装厂,引进现代化生产线,塑造客车品牌,并计划在昆明打造整车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的云南美的汽车产业城此后,美的又投资收购了云南客车厂和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美的集团宣布收购湖南三湘客车
通过对上述三家客车公司的收购,美的快运具备了万辆客车整车和专用底盘的制造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昆明和长沙两大客车生产基地美的当时的目标也很明确,要在3~5年内成为国内领先的客车制造商可是,这一目标并未实现2008年底,由于产品特点,销售渠道,机构管理等诸多因素,美的两大客车基地全面停工2009年7月,美的集团与比亚迪签署协议,以6000万元向比亚迪出售旗下美的三湘客车100%股权至此,美的的造车计划告一段落
以空调制造商起家的春兰,在取得当时空调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为了谋求多元化发展,进入了制造业1997年,春兰公司收购东风南京汽车,成立春兰汽车有限公司,当时国内轿车市场竞争激烈2001年,春兰卡车问世2002—2004年,春兰卡车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一汽和二汽2004年,春兰计划与日本重卡品牌日野建立重卡项目春兰分享厂房和土地,日野提供技术和资金但由于种种原因,合资以失败告终春兰卡车连年亏损严重,已经成为市场上一个边缘化的存在2008年,该品牌被徐工集团收购,正式从卡车行业的视野中消失
同样是在2003年,奥克斯开始向SUV和皮卡方向迈进,相比美的客车和春兰卡车奥克斯出资4000万元收购沈阳马爽汽车有限公司95%股权,同年10月,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奥克斯汽车首批多功能商用车系列原型车下线,品牌命名为朗杰2004年,奥克斯宣布五年内在汽车领域投资80亿元,实现年产45万辆汽车的产能但奥克斯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SUV和皮卡的销量与上市时定下的2万辆的目标相差甚远2005年3月,奥克斯汽车宣布退市
2003年,市场末端做汽车的家电企业,都是抱着家电市场饱和的心态,向外多元化经营他们一般会选择竞争不充分,品牌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客车,货车等行业作为目标对象,为自己的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
有业内人士给出了高价买厂,亏本撤厂的定义这种造车热或许暴露了家电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汽车制造是资金,技术,人才的三方整合在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的前提下,仅靠资本是无法支撑造车梦的
锚定新路径,重新进入造车
2018年以来,我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产量从2008年的930.59万辆增长到2018年的2811.91万辆尤其是2012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启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791辆,2021年销量跃升至352.1万辆,同比增速达157.5%
在此契机下,家电企业开辟了与上次造车热潮不同的道路,重新进入造车江湖。
卖零配件成了最受欢迎的选择2018年,美的成立凌薇汽车零部件公司,2020年美的收购和康新能,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年,美的凌薇汽车的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三条产品线投产今年2月,美的工业科技旗下安庆凌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建成年产6000万套,年产值4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海信于2021年5月完成对日本三电控股公司的收购,正式成为控股股东三电控股是一流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制造供应商与海信三电控股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综合热管理,车联网连接等技术,拓展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产业最近几天,海信家电旗下的三电美国公司获得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电动压缩机项目的五年供货订单
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车主要是基于新能源电池这一核心部件去年8月,格力电器收购了银隆新能源的控股权钛新能源拥有完整的整车产品链,商用车产品覆盖6.8米到18米的所有车型同时布局市政,工程机械,物流,氢燃料,混合动力等领域的车辆
打造整车成为家电企业为数不多的选择创维2009年收购南京金龙汽车,2011年成立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从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销售,R&D,服务等方面全面涉足新能源商用车领域2019年11月,在凯沃集团的支持下,创维创立了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梅田汽车2021年,创维汽车诞生,首款车型创维EV6发布创维今年第二季度整体销售额比去年增长81.3%今年1—6月,海外出口总发货量同比增长213.8%
卖软件服务也成为了一条新的路径索尼本田计划在2022年成立合资公司,2025年开始销售电动汽车并提供移动出行服务两者的结合是将索尼在影像,传感,电信,网络和娱乐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本田的移动出行开发能力,车身制造技术和售后服务管理经验相结合
零部件大规模应用,整车发布2021年是家电企业造车计划密集实施的一年零部件,整车,软件服务成为家电企业的路径,2022年是初见成效的一年
中科院工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约研究员鲁文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次家电企业进入汽车领域,并不是像10多年前那样从整车制造的角度出发,而是要发挥自身在制造端的优势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行业零部件标准化更强,产业链更开放,打破了传统燃油车高度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格局,给了外部供应商更多的机会正是因为产业链的这种变化,传统家电企业才有机会进入汽车产业链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造车需要大量投资注重R&D和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亮点,没有创新,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是不行的
实力如何匹配野心。
20年后,家电企业再次瞄准汽车,确实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即从自身业务领域出发,依托自身在制造方面的优势,进入汽车领域,然后逐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范围,最终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甚至推出自主品牌汽车
其实没有人是赤手空拳进入这个行业的家电企业跨界造车有底层逻辑,但确实面临挑战
美的,格力,海信从零部件进入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智能电动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升级的关键契机在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工业技术总裁傅拥军看来,当前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有很多关键核心零部件需要进口这就要求家电企业利用长期积累的以控制电机,精密机械为重点的技术,向汽车,工业自动化,绿色能源等领域横向拓展,为自身发展和行业打造质量更好,反应更快,协调更好的供应链
傅拥军也承认,从家电行业进入汽车行业的挑战其实非常大这个挑战不是来自技术本身,而是作为新进入者,需要时间来建立客户的认可今年我们的销量还很小,只有几千万的量级所以时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很快,时间上我们等不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的也会通过并购来缩短进入行业的必要周期傅拥军曾对媒体说据记者了解,未来十年,美的集团将投入10亿美元进行技术研究,力争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
创维汽车联合创始人贾凡曾公开指出,创维汽车在家电行业拥有用户资源,渠道资源和技术资源中国家电企业之所以能占据全球60%~70%的市场,是因为产品迭代快,成本控制严创维希望将这套制造逻辑复用到新能源汽车行业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创维汽车目前只有一款电动车在售,截至2021年底累计销量为4088辆与畅销电动车年销量超过50万辆相比,份额不在一个量级贾凡曾指出,目前创维汽车生产经营稳定,逐步控制亏损,即将进入盈利阶段2022年,创维汽车预计实现总销量3万辆,累计销量45亿元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一辆新车确实需要足够的投入,而且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花原有的资金,利用原有的渠道,供应链,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典型的像广汽,另一种是用资本资金进行培育和创新,比如特斯拉和小鹏家电企业可以说是这两种模式中间一个比较尴尬的空间,挑战很大
在鲁文亮看来,家电企业布局汽车首先要面对产品标准的挑战家电属于个人消费电子领域,对产品和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没有汽车零部件高因为汽车零部件是汽车级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家电企业要进入汽车领域,需要满足车辆法规的要求,与现有的性能更好或成本更低的零部件供应商竞争其次,在供应链关系上,家电企业进入新兴领域,打破了原有领域的平衡,会有一定的发展阻力,这就需要企业找准自身定位,找到与现有企业的共同增长点,实现共赢发展最后,在品牌方面,家电企业纷纷进入C端整车领域原有品牌的影响力或许有助于消费者快速认识品牌,但还是要打破原有品牌形象的包袱,让品牌在汽车领域向高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