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 国际

您的位置:首页>国内 >

东方金诚解读2月PMI:宏观经济回暖势头明显,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短期内降

来源:金融界    发布时间:2023-03-01 11:29:51  阅读量:9429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恢复发展态势向好。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6.4%,比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东方金诚分析师王青、闫骏、冯琳对此解读称,2月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市场需求上升较快,加之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经营信心改善,节后各行业开工率大幅回升,共同推动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在扩张区间继续大幅上行。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在去年底企稳后,今年一季度已全面转入回升阶段,而且回升势头偏强,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具体来看,2月制造业PMI大幅上行2.5个百分点,主要由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拉动,显示当前供需两旺是推动制造业景气度上扬的主要动力。其中,2月生产指数急升至56.7%,较上月大幅改善6.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节后钢铁、汽车、化工等行业开工率环比上升。这一方面符合历年春节后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当前经济已转入回升阶段,市场需求上升叠加企业经营预期改善,共同带动制造业生产活跃度迅速回升。

2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3.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主要推动力量是疫情影响基本平息后,居民消费大幅反弹。这抵消了出口下行的影响,带动制造业整体市场需求较快改善。高频数据显示,春节后重点城市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指数等都超过疫情前水平,显示2月消费复苏势头进一步强化。值得一提的是,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也重返扩张区间,比上月上升6.3个百分点至52.4%,但因PMI是环比指标,这主要反映2月春节假期因素对出口接单影响的减退,不代表外需明显回暖,年内出口下行压力仍需关注。

2月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近23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主要原因是疫情感染高峰过后员工到岗率上升,叠加春节后企业复工。2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2.0%,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源于疫情影响减弱、节后复工推动物流加快。但这是一个反向指标,对2月制造业PMI指数有下拉作用。这属于前期疫情扰动后的特殊现象。正常情况下,伴随经济景气度下降,物流速度才会加快。

其他主要分项指数方面,2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54.4%,较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源于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上行传导至国内,加之经济改善预期下国内钢铁等金属价格上升。2月出厂价格指数为51.2%,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表明当前宏观经济回升也开始带动工业品价格走高。不过,考虑到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偏高,东方金诚预计2月PPI同比仍将为负。

2月大、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其中时隔21个月后,小型企业PMI指数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这显示本轮经济回升基础更为坚实,也是前期各类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效果的体现,包括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

2月建筑业PMI指数为60.2%,比上月提升3.8个百分点,与春节后项目复工直接相关。但当前建筑业处于高景气区间,背后是基建投资力度较大,并有效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带来的影响。东方金诚判断,着眼于推动经济保持较快回升势头,一季度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两位数增长水平。

2月服务业PMI指数升至55.6%的高景气水平,较上月改善1.6个百分点,直接原因是春节过后服务业复商复市加快。不过,当前服务业景气水平偏高,主要还是疫情冲击消退的结果。可以看到,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租赁及商务服务等8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都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印证当前经济修复正处于感染过峰后的触底反弹阶段。

整体上看,2月疫情没有出现反复,宏观经济回暖势头明显。东方金诚判断,接下来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有望保持在较高景气水平。这意味着一季度经济回升幅度有望超出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东方金诚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有可能达到4.0%左右,较上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也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延续低迷状态,年初较强的经济修复势头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东方金诚判断,短期内宏观政策还会保持稳增长取向,增强市场信心,夯实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其中,为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助力经济回升势头,不排除上半年监管层引导5年期LPR报价下调的可能。不过,在经济增速回升前景趋于明朗的前景下,短期内降息降准的概率已经不大。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 中国经贸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