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 国际

您的位置:首页>聚焦 >

iPhone以及华为手机如何拍光绘?

来源:IT之家    发布时间:2022-10-01 14:07:46  阅读量:16698   

在讨论手机中的长曝光功能时,很多人会想到用它来记录运动轨迹和水流!但其实它有更高级的玩法,就是光绘摄影!

iPhone以及华为手机如何拍光绘?

那么,一些看似很酷的光绘是怎么出来的呢趁还来得及,接下来给大家带来一个光绘的摄影教程

1/.什么是光绘。

光绘摄影,顾名思义,是以光绘为创作手段的摄影作品。

在黑暗中,任何光源都可以作为成像效果的一部分,利用长曝光模式记录光源的移动轨迹,从而达到在三维空间中用光作画的效果。

2/.拍摄前准备设备的选择

首先是用来固定手机的三脚架因为我们拍光绘的时候需要长时间曝光,所以手持状态难免会抖动,导致画面模糊所以用三脚架固定手机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寻找任何可以发光的物体,比如荧光棒,手电筒,或者手机手电筒,作为绘制光源的设备。

光绘的另一个神器是钢丝绒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用钢丝绒拍光绘的时候,最好配置一个打蛋器,可以很好的夹住钢丝绒,防止它在飞溅的过程中掉落。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火花掉落烫伤记得携带手套,护目镜和帽子等防护装备

位置选择

光绘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最好选择周围光线暗,城市灯光影响小的地方。

因为光比的原因,场景越暗越容易延长曝光时间,所以一般都是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环境光越暗,效果会越好!

3/.拍摄方式:光绘和涂鸦

涂鸦是华为手机的一个特殊功能可以用来拍光绘,不需要复杂的参数设置懒人拍的好方法

不过很方便,但是对于专业模式来说,画质稍有欠缺还有一点就是如果没有及时补光,画面容易出现死黑,只会记录到光轨

所以,为了获得更高清晰度的画质,我个人推荐在专业模式下拍摄。

油漆涂鸦

专业模式

那么如何在专业模式下拍摄光绘呢。请看下面的详细解释!

专业模式

第一步是了解参数的设置。

打开相机中的功能,拍摄光绘需要调整的参数有ISO,S和AF

选择ISO为50—100,数值越低,噪点越少,画质越好。

接下来,快门速度是关键由于手机无法调节光圈,所以快门时间最好控制在5秒曝光时间过长,拍出来的轨迹会显得不清晰

选择手动MF作为对焦模式,并向右拉。

IPhone夜间模式

虽然不像其他安卓手机有专业模式,但iPhone的夜间模式,凭借其强大的计算摄影功能,仍然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出清晰可见的光线照片。

当然,用iPhone拍光绘最好打开超广角,因为超广角的光圈比广角小,进光量也不多,所以在夜间模式下可以有更长的曝光时间。

使用iPhone 12 Pro以上机型的朋友可以用ProRAW拍摄,后期可以获得更纯粹的画质和更高的宽容度。

手机没有夜间模式怎么办这里推荐一款实用的免费软件:慢快门

它打开拍摄模式选择光轨,感光度1/4,快门速度15秒,ISO自动。

而且还可以看到屏幕实时预览,当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时,可以点击暂停获取画面,这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操作。

4/.图案绘制

一张照片美不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惊艳所以,提前构思,想表达什么,想画出什么样的图案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推荐一些成功率非常高的简单模式

移动

在模型周围,手持灯光大幅度摆动,这种不规则的形状有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为了尽可能保持光源的线条粗细一致,需要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光源的发光部分始终朝向相机镜头,否则偏离镜头的线条会导致光迹越来越细。

溢出

然后,说到神器钢丝绒的使用,最好是在它面前的圆形范围内投掷,这样可以很好的记录下飞行的火花轨迹,一个一个,非常漂亮。

演示:如果随意挥杆,很容易记录到重叠的轨迹,这样画面效果会比上一个少。

自行车,自行车运动

光绘怎么玩出新花样。那就是学会利用身边的道具!

比如自行车,可以在前轮上缠绕钢丝绒,用超广角的方式拍摄影片,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风火轮》大片,既有视觉,也有视觉

当然,所有的前提还是要安全,才能付诸实施。

全景照相机

当你想获得更夸张的视觉效果时,可以试试全景相机。

就像我们这次用的Insta360 X2一样。呈现的画面绝对梦幻!

无人驾驶飞行器

你见过光轨在空中盘旋,除了能在平行空间展现光绘效果。

其实应用在无人机上!它记录了自己在空中飞行的状态,拍出来的光轨更有立体感。

温馨提示,操作无人机比用手机拍摄难多了。在不是很熟练的前提下,不建议用这种方法!

5/.摘要

看了以上内容,你觉得冷光画摄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吗。哈哈,趁着假期叫上朋友一起出去拍吧~

当然,拍摄光绘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便拍那么简单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准备和安全防护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 中国经贸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