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珠江口,海天一色。驱车来到广州港南沙港区,万吨货轮、游轮停靠在码头,在塔吊林立的20个泊位上,运载着各色集装箱的无人驾驶IGV车正有序来回穿梭在作业区中,不远处高耸的龙门吊,自动精准抓取不同的集装箱。
“南沙港是目前我国最大内贸枢纽港,去年集装箱总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箱,其中内贸航线有1000万标箱。当下,南沙港正携手港澳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去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0条以上外贸航线,担负着链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小明表示。
6月9日,由中宣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广州南沙全球溯源中心、广州港南沙港区,相关负责人就《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发布近一周年来,南沙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果做了介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现场了解到,2023年以来,南沙在临港经济和贸易数字化建设领域表现亮眼。今年1-4月,经南沙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值达到2925亿元,同比增长16.9%。1-5月,南沙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4.0%、6.7%,其中外贸集装箱同比增长10%。新增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154条,完成外贸出口汽车同比增长73.9%。
此外,作为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的全球溯源中心,已累计赋码达到1.1亿个,溯源商品货值607亿美元,共有全球15039家企业参与溯源,涉及商品品牌8716个。今年4月,全球溯源中心作为唯一政府项目,获评第八届管理科学奖实践类奖项。
加快打造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行至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作为新一代智慧港口,四期工程一度创下了多个全球和国内首例:全球首例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和5G通信的自动化码头、全球首次采用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路线、全球首次大规模应用自动化单小车岸桥等。
“四期工程拥有目前世界上智慧港口最先进的功能,如全球首创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IGV上,其驾驶级别相当于无人驾驶L4级,定位系统主要基于北斗导航系统、激光雷达SLAM等技术和5G通信技术,还可实现零排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港口。”宋小明介绍。
港口是链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在经济产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目前,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已建成20个集装箱深水泊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可进靠南沙港区。其智慧绿色港口,成为我国港口建设的新标杆,见证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去年,《南沙方案》对南沙打造开放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等任务。南沙在国家和大湾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跃升,南沙国际航运枢纽核心承载区定位不断深化。
今年以来,南沙港区正持续提升航运物流枢纽功能,构建“海铁空”立体化集疏通道,内引外联,通江达海“链”全球。
截至4月,港区已开通外贸航线151条,通达全球120多个国家、310多个港口,其中“一带一路”方向航线125条,RCEP国家航线84条,近5年保持年均增长10条以上外贸航线。开通中欧班列、海铁联运业务“天天班”,链接全球市场的国际班轮航线网络布局不断扩大。
“未来,我们将强化广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服务全球、链接全球的重要作用,将成为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全面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出海大通道。”宋小明表示。
建设国际航运物流枢纽,除发展航运物流,南沙港区还要将这一定位拓展到海港产业,例如航运交易、航运金融和海事服务等,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
广州市港务局一级调研员陈斯勇介绍,广州正在依托港口,以南沙临港经济片区与黄埔临港经济片区为双擎,加速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
未来在南沙临港经济区,汽车制造、现代高端智能装备、海洋科技、数字经济、商贸金融、文旅休闲等产业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形成以港促产、以产强港,港产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同时也会将港口产业链向贸易、物流、制造、金融等航运相关衍生产业和增值服务延伸,有效形成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效应,以建设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为抓手,打造集聚全球航运服务要素的重大平台。”陈斯勇说。
打造贸易数字化服务创新平台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新动能。这其中,南沙在数字化浪潮中成绩显著,贸易数字化服务创新平台已打响“南沙品牌”。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数据二十条》《数字中国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把数字经济发展放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伴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增长,如何对数据进行权益确定和流通共享,社会上尚未形成共识,国家也未出台相应的规则标准和法律法规,对数据资产管理和数字经济治理带来极大挑战。
作为国家自贸试验区,南沙开始在全国率先进行探索,给出了数字经济治理的“南沙方案”。自2015年起,南沙着手建设全球溯源中心,打造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现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南沙方案》。
粤港澳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于崇刚介绍,全球溯源中心主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服务贸易的资源要素聚合起来,共同作用于交易方,让贸易过程变得更加便利。“这个模式的诞生,本身就是全球溯源体系的理论和规则孵化出来的。因为它迎合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刚需,也解决了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高、效率低,数据和管理集约化不足的难点痛点。”
目前这一设想正在转变成现实。截至今年4月初,全球溯源中心的应用已覆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全贸易方式,吸引全球超1.5万家企业参与溯源,累计赋码超1.1亿个,已有约1695万人次进行溯源查询,得到了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泰国等多个国家相关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积极响应。结合不同的行业场景和业务需求,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现场了解到,接下来,全球溯源中心将与各国相关机构深化合作,为大湾区贸易合作数字化深度赋能,持续改善全球贸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