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8日公布了最新外贸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4%,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从单月情况来看,7月份,我国进出口3.46万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2.02万亿元,下降9.2%;进口1.44万亿元,下降6.9%;贸易顺差5757亿元,收窄14.6%。
分析人士认为,7月外贸降幅有所扩大,主要是受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影响。随着后续高基数效应减退,7月外贸增速或已现底部,8月开始跌幅将有望收窄,不排除年内出现微跌甚至回归正增长的可能。
高基数原因制约7月外贸增速
回顾2022年,当年4月新冠疫情反弹使国内供给受挫,进而拖累了出口。进入5月份疫情缓解,国内积压订单开始集中出海,带动2022年5月至7月出口显著回升,形成较为罕见的高基数,导致今年同期的出口同比增速偏低。
剔除高基数影响之后,可以看出近期外贸的真实情况。“从两年复合增速来看,2023年5月至7月以人民币计价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6.6%、5.3%和5.8%,相对平稳。”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
价格方面也存在高基数效应。“去年7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导致本月主要贸易品同比回落幅度较大,拖累进出口金额。”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高基数同样也影响着我国对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增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举例称,7月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出口同比下降21.4%,降幅较上月小幅扩大4.6个百分点。背后是去年初RCEP生效后,对我国与东盟贸易关系促进作用明显,导致上年同期我国对东盟出口基数大幅抬高——去年7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增速高达33.5%。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虽然受到高基数影响,仍有部分产品表现优异,最抢眼的当属汽车。“7月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83.3%,出口量同比增长59.3%,延续年初以来的量价齐升势头。”王青称,“这主要源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包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在内,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7月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以上‘新三样’体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显著。”他表示。
单月增速或已触底,年内有望“转正”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后续高基数影响的减退,单月外贸增速有望逐渐改善。
李超表示,海外供给面临多重约束和冲击,脆弱性提升,而我国供应链优势随着经济修复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出口提供支撑。
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展现出了较强韧性,竞争优势稳中加固。在7月13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中,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WTO公布的最新国际数据测算,前4个月,我国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了小幅提升,外贸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王青表示,上半年很多地方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户“请进来”,明显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加之在各类稳外贸政策扶持下,国内民企出口修复较快,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务增长势头良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增长强劲,都有助于缓解海外订单不足对我国出口的拖累。
进口方面,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等部署,预计“稳增长”举措将加码。李超表示,下半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呵护,内需有望渐进回升,带动进口平稳回升。
温彬表示,从当月同比增速看,预计7月出口与进口或已达到全年最大跌幅,8月开始跌幅将有望收窄,且不排除年内出现微跌甚至回归正增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