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国内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 国际

您的位置:首页>聚焦 >

大众ID.4降价后还值得买吗?比亚迪宋PLUS不容小觑!

来源:易车网    发布时间:2023-10-11 14:20:30  阅读量:5510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大汽车品牌都在推出自己的电动化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官方近日宣布,旗下纯电动SUV ID.4 CROZZ将开启75折优惠活动,指导价超过19万的车型,目前终端价格只需要14.59万。这一消息引发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有人认为这是大众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采取的降价策略,也有人担心这是大众为了清理库存而做出的无奈之举。那么,大众ID.4降价后还值得买吗?它和同级别的比亚迪宋PLUS相比又有哪些优劣势呢?让我们来看看。

我们来看看大众ID.4 CROZZ的主要特点。作为大众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SUV,ID.4 CROZZ基于MEB平台打造,拥有流畅动感的外观设计,以及宽敞舒适的内部空间。它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150千瓦、最大扭矩310牛·米的后置电机,配合82千瓦时的电池组,可以提供425公里或60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它还配备了ACC自适应巡航、全景天窗、12英寸中控屏等丰富的配置。

大众ID.4 CROZZ降价后有什么优势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价格优势。目前,终端价格不足14万的ID.4 CROZZ,在同级别的纯电动SUV中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它比同样拥有600公里续航版本的比亚迪宋PLUS EV尊贵型便宜了2万多元?。对于那些想要购买一款性能不错、配置齐全、品牌知名度高、价格又实惠的纯电动SUV的消费者来说,ID.4 CROZZ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操控优势。作为一款后驱车型,ID.4 CROZZ在操控方面表现出色,转向精准、响应灵敏、稳定性好。它还拥有多种驾驶模式和电子稳定系统,可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风格。相比之下,比亚迪宋PLUS EV则是一款前驱车型,虽然动力也不弱,但在操控上略逊一筹。

网联化优势。大众ID.4 CROZZ采用了大众最新的ID.智能网联系统,支持OTA在线升级、智能语音控制、手机互联等功能。它还可以通过V2X技术与车外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智能出行。而比亚迪宋PLUS EV虽然也具备了智能网联功能,但在系统稳定性、交互体验、升级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大众ID.4 CROZZ降价后也并非没有缺点。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续航劣势。虽然大众ID.4 CROZZ提供了两种续航版本,但实际上它的续航能力并不突出。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它的425公里续航版本的实际工况续航里程只有300公里左右。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充电,而且还要考虑电池老化、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比亚迪宋PLUS EV的600公里续航版本的实际工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20公里左右,在续航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车机劣势。

大众ID.4 CROZZ的车机系统虽然看起来很先进,但实际上存在不少问题。据不少车主反映,它的车机系统经常出现无法连网、无法导航、无法语音控制等故障。而且,它的车机系统还没有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手机互联功能。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而比亚迪宋PLUS EV的车机系统则相对稳定和完善,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等功能。

售后劣势。大众ID.4 CROZZ作为一款新能源汽车,其售后服务还没有完全跟上。据了解,目前大众在全国范围内只有约200家新能源汽车专营店,而且这些店铺并不都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能力和设备。这意味着用户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售后服务不及时、不专业、不便捷等问题。而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老牌企业,其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家专营店和服务站,并且都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维修能力和设备。

综上所述,大众ID.4 CROZZ降价后,在价格、操控、网联化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续航、车机、售后方面则存在明显的劣势。而比亚迪宋PLUS EV则在续航、车机、售后方面更胜一筹,但在价格、操控、网联化方面则稍逊色一些。因此,两款车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预算、喜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您更看重价格、操控、网联化等方面,那么大众ID.4 CROZZ可能是一个合适的选项。如果您更看重续航、车机、售后等方面,那么比亚迪宋PLUS EV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无论您选择哪一款车型,都需要注意一些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比如充电设施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电池保养和回收政策、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您的购车和用车体验,所以在购买前,最好做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8- 中国经贸网 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