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与依未科技联合申报的深圳市科创委项目——“专2022N063基于人工智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的应用示范”通过市科创委立项批复,并取得相关部门良好反馈,目前已落地10多家基层社区医院及试点单位。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是国内唯一紧密型单一法人的医联体,包括6家区属公立医院(2家三甲医院)、3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罗湖医改”模式被誉为值得广泛推广的医疗体制改革示范。2021年10月,罗湖医院集团与依未科技合作,在眼科、内分泌科,以及所属多家社康中心,使用EVisionAI眼底定量分析系统,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眼病的筛查和诊疗。双方开始共同实施“基于人工智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的应用示范”。
EVisionAI 系统 助力深圳罗湖30多家社区构建糖尿病眼病一体化防控体系
在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每天都有30多位居民来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接受由EVisionAI赋能的眼底检查。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眼底照相、定量分析、报告生成并发给医生与患者的全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眼科相关疾病,也可以帮助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随诊。报告上传系统后,上级医院医生即可在后台对其中的不正常结果诊断。对于有病变风险的患者,也会给出转诊通知单,走绿色通道到上级医院就诊。

眼底定量AI技术 激活社区医院糖尿病眼病常态化诊疗防控
日常在深圳市基层社康中心进行AI眼底筛查的人群主要包括三大来源:一是由社康中心主动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由家庭医生主动邀约、定期随访;二是社区内老年人的定期体检;三是其他到社康中心进行检查、问诊的患者。
虽然国家卫健委屡次要求,推动眼底照相检查技术逐步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但即使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基层医疗机构也缺乏能够看懂眼底照片的专业医生,在2021年10月以前,即便个别街道的社康中心购买了眼底相机,大多也处于闲置状态。随着EVisionAI的落地,一个社康中心仅需要一台低价的眼底相机,就可以在依未眼底定量化技术的加持下,解决缺乏资深专家,阅片经验不足的问题,真正符合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需求。

临床级AI支持罗湖医院集团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并发症进行定期随访与监测

EVisionAI可以对患者眼底的病灶进行量化描述,尤其方便糖尿病慢病患者的定期随诊。比如在检查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患者眼底出血点数量的变化,可以很明确地跟病人讲,原来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一是病人的接受程度、合作程度会比较高,二是对病人的监控也比较明显、确切。比如重度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达到一定的治疗标准,就需要进行干预治疗,及早防盲。EVisionAI凭借临床级眼底定量分析技术支持罗湖医院集团更好地实现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更加高效地为居民和患者做好服务。

目前由EVisionAI赋能的眼底分析技术,已应用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等医院,以及桂园、莲塘、翠竹等10多家基层社康中心。2022年预计将覆盖深圳市50家各类型医疗机构,预计检查人数超过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