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北端、晋西北腹地,一株株药苗成为春日的芦芽山的新绿。近年来,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以中药材种植开出“三剂”良方,努力走出一条以中医药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良方一:特色种植,农业更有奔头
刚开春,五寨县孙家坪乡祥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徐永祥便忙着打听可流转的土地,“现在合作社的中药材种植有1300亩,今年计划再发展300亩黄芪。”
“村里都是山地,以前种大豆、莜麦等杂粮,收益低。”徐永祥说,“这几年种黄芪,一亩地最多产800公斤,纯利润是原来的两三倍。”
夏日田间的黄芪。新华网 发(刘笃效 摄)
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五寨县地处高原丘陵区,昼夜温差大,野生中药材品类繁多。《五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显示,当地现有常用中药资源400多种,人工可种植(养殖)中药材100余种,高品质药材20余种。
“特殊的自然气候与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黄芪等多种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驻五寨县挂职县委副书记高新军介绍,以黄芪为例,五寨县移栽两年生黄芪甲苷含量为0.08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为0.098%,远超国家药典标准。
农民晾晒黄芪。新华网 发(张向荣摄)
近年来,五寨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并邀请国家级专家为农民培训中药材良种选育、田间管理、规范采收、产地初加工等知识。
目前,五寨县有中药材种植生产企业3个、种植专业合作社7个,全县有6000多人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材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良方二:集群成链,产业更有势头
在晋西北中药健康产业孵化园的车间里,工人们用机器将黄芪、党参等药材切片、过筛,让好药材卖出好价钱。
如何将中药产业做大做强,让中药材具有更高附加值?答案呼之欲出。
“以前只是卖黄芪鲜货,现在有了加工车间,还成立了品牌、开了网店。”五寨县道地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刘俊希说。
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分拣黄芪切片。新华网 发(王昕妍 摄)
2019年,五寨县建设晋西北中药健康产业孵化园,为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种植指导、加工、储存、销售、追溯管理、集中展示、技术培训、品牌宣传等公共服务。目前已有3家企业和7个合作社入驻孵化园。
距离晋西北中药健康产业孵化园不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线引进的国药集团帮扶项目——中国中药五寨产业园也已建成。
“预计这里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1.5亿元,利税11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20个,可带动种植农户3000户。”高新军说。
目前,五寨县正在南山区和东西两梁区布局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中药材标准示范基地500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500亩,将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
菊花生产车间。新华网 发(刘笃效 摄)
五寨县的中药产品也在市场上收获了正向反馈。2022年仅雄安展销会一站,就签订了总价5080万元的五寨大健康产品销售合同。
在五寨,一条集中药材种植、采购、初加工、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良方三:文旅融合,农村更有看头
“中药材种植周期长,规模化发展较为缓慢。”高新军坦言五寨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如何解题?五寨县有了新的思路——融入中医药特色元素,推动康养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智能针灸铜人、珍贵的中药材、活字印刷中医名句……五寨中医药文化体验馆通过图文视频介绍、实物陈列、新媒体互动等形式,展示中医药科普知识、文化内涵及五寨的中医药资源,带领游客们开启一场中医药文化之旅。
五寨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展品。新华网 发 (王昕妍 摄)
“住在山间,空气清新,能够听到晨钟暮鼓之声。”高新军说。在五寨县城南薛家村清涟河畔,毗邻南禅寺,一座高标准打造的集森林旅游和中医药康养理疗于一体的中医药康养基地已建成。
住宿餐饮区的新中式装修古香古色;休闲康养区药香弥漫,划分不同区域提供中药足浴、熏洗、汗蒸、推拿按摩等多种中医药保健理疗服务;产品销售区摆放着各类健康产品和农特产品,静候游客前来挑选。
五寨县康养旅游基地五颐康苑。新华网 发 (刘笃效 摄)
“生态环境优良、药材品质优良、中医医疗服务技术较优是五寨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五寨县委书记刘志成说,五寨县将以“中医药+”为路径,借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康养旅游平台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与康养、文旅、居住、医疗、护理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五寨县委副书记、县长辛磊在作2023年五寨县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五寨将推进中医药康养基地、五寨沟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探索中医药大健康消费新模式,提升“康养五寨”“夏养五寨”“美食五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